“幾百年了,終於有人從中國人來看望我們了!”


肯尼亞東部的一個小島上,一個60歲的老婦人緊緊握住一個中國男人的手,激動得熱淚盈眶。


她在有生之年,終於見到了來自遙遠故鄉的“親人”。


因為在她心裡,自己始終是中國水手的後裔,中國才是她的故鄉。


而一個叫沙里夫的年輕女孩更是驚訝地說不出話來,幾天前她寄出的那封信,真的有如此大的效應?



原來,這個男人是中國駐肯尼亞大使館的郭崇立大使。


2004年9月的一天,他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來信:



郭崇立大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努力搜尋著數百年前的歷史,鄭和船隊的確到過肯尼亞,不過,真的有中國水手留在這裡嗎?


帶著疑問,郭崇立大使來到了沙里夫的家裡,隨行的還有肯尼亞國家博物館的專家。


剛一落座,沙里夫的母親就娓娓道來,把所有人帶到了600年前的時代,那是一段她們世代相傳的往事。


沙里夫再次表達了她們祖祖輩輩的願望:到去中國尋根。


沙里夫家庭世代相傳的故事到底是什麼?她的願望能實現嗎?讓我們一起走進沙里夫的追夢人生。



沙里夫的家位於蒙巴薩省的帕泰島,距離大陸約8公里遠。


村子里居住了1000多人,村民們的皮膚雖然較黑,但和非洲的黑人比起來,真的不算黑,黑中透有黃色。


他們的身體也沒有黑人那般魁梧,頭髮並不卷曲。


難道真像沙里夫說的那樣,他們是中國水手的後裔?


聽了沙里夫母親的故事,我們或許會更加肯定。


大約在600多年前,中國的一支船隊遭遇海難,不得已停留在帕泰島上。


當時,帕泰島還處在原始社會階段,村民對船員們極不友好,甚至充滿敵視,畢竟彼此的外貌相差甚遠。


船員們非常理解,非但沒有打擾他們的生活,還總是默默地幫助他們。


一條盤踞在島上的蟒蛇又出來活動,村民拿出所有的武器,卻對蟒蛇沒有絲毫的傷害。


因為,村民們只有石頭和樹枝,蟒蛇早已司空見慣,依然橫衝直撞。


幾年來,在與蟒蛇的對戰中,村民死傷不少,蟒蛇反而越戰越勇,時不時出來搶奪食物,損壞房屋。


關鍵時刻,船員們拿著大刀、長矛衝上岸,殺死了蟒蛇,也因此成了村民們信任的朋友,一起打獵捕魚。


船員們教村民耕田織布、製作陶器,帶領他們走向文明社會。


春去冬來,船員們也與當地女子結婚生子,過起了安穩的生活。


儘管,船員們想過帶著妻兒回到祖國,但路途遙遠,即便望眼欲穿,也再沒有來過漂洋過海的船隻。


於是,他們在這裡遺憾終老,唯一能做的,是讓後人將自己埋在海邊,朝向故鄉的地方,隔海遙望,寄托思鄉之情。


沙里夫的母親講完家族的往事,拿出了一個青花瓷,這個幾百年前的瓷器,充滿了古中國的元素。


底部的“大明宣德”字樣,更是清晰地訴說著歷史。


在沙里夫母親的帶領下,一行人來到船員們的墓碑前,這是一座座半圓形的石堆,前面豎著一塊碑,上面刻著得漢字依稀可見。



在整個非洲,或許再也找不出這樣的墓碑,厚重的歷史感讓郭崇立大為震動,他祭奠了埋葬在異國小島的船員們,同時暗下決心要幫助沙里夫,讓她儘快來到中國。


消息很快傳回國內,不斷有考察團隊來到小島,他們找尋到了一些,在非洲特色中帶有濃濃的中國元素的陶器。


正如沙里夫母親故事里講的那樣,這裡的人們自古就會製作陶器和瓷器,製作方法與中國古代的技術非常相似。


不久後,南京電視臺也來到帕泰島上,他們是來拍攝紀錄片《鄭和下西洋》的。


為了節目的真實性,攝製組拍攝了當年沉船的海域,打撈出一些中國明代的器皿,感受到了中華文化對當地村民生活的影響。


種種證據進一步證實了帕泰島上居民與中國的聯繫。


攝製組總編吳建寧對沙里夫說:“你是中國人的孩子,也是我的女兒,你有13億親戚!”


沙里夫更是激動地叫了聲“爸爸”,她的漢語雖不流暢,卻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沙里夫尋根的故事不斷牽動著越來越多的人,她的中國之行能否順利實現嗎?



沙里夫從小就聽長輩們講過中國水手的故事,她心裡築著一個“中國夢”,對自己身上流淌著中國的血脈深信不疑。


年幼時,沙里夫的父親拿走了家裡所有的錢,拋棄了他們兄弟姐妹6個,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母親肩上,幸好母親一直堅持送孩子們上學讀書。


1999年,沙里夫小學畢業後,沒像當地女孩一樣輟學回家,而是繼續上了職業技校。


圖書館成了她最愛去的地方,她幾乎查遍了有關中國的書籍,更加嚮往中國,渴望學習漢語。


可是,職校只教英語和斯瓦西里語,她就四處尋找學習漢語的書籍,一本簡單的英文版漢語學習資料被她當做寶貝。


但她並不滿足這些,為了有朝一日踏上夢寐以求的中國,她千方百計想找一個真正的中國人學漢語。


於是,她拼命攢錢,刷盤子、撿垃圾......只要能掙錢的活,她都去乾。


2001年,她終於有了積蓄,就義無反顧地來到省城蒙巴薩,因為她認為“大城市必定會有中國人。”


果然,這次沒有讓沙里夫失望,在蒙巴薩她找到了一家中國餐館,餐館老闆趙漢青被她的故事深深地打動


趙老闆給她端來了中國麵條,不但免費教她學漢語,還資助她上了高中。



中國人的友好善良更是堅定了沙里夫的信念,她倍加珍惜,發奮努力,每年都榮獲了優秀學子的稱號。


隨著年齡的增大,17歲的沙里夫成了當地女孩中的異類,因為別人家的女兒早已結婚生子。


幸好有母親的支持,沙里夫得以堅持著自己的“中國夢”,她想去中國讀書,想親眼看看遙遠的中國到底是什麼樣子。


於是,她在深思熟慮後,鼓起勇氣給中國大使館寫了那封誠懇的求助信,述說了自己作為一名中國水手的後裔,渴望去到中國的強烈願望。


在沙里夫家族的傳說中,他們的先祖,來自明朝的“太倉”,也就是現在的上海蘇州一帶。


沙里夫想去看看先祖誕生與生活過的地方。


在郭崇立大使的重視下,沙里夫一家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沙里夫離夢想的距離越來越近。


2005年,郭崇立大使向教育部講述了沙里夫的願望。很快,教育部批准了她來中國公費留學。


7月,沙里夫踏上了在夢中嚮往的中國土地,第一次看到高樓大廈,她不由地淚流滿面。


她先是來到上海,走過先祖們曾經走過的路,完成了她們整個家族數百年來的願望。


7月3日,她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鄭和下西洋》首映活動,用不太熟練的中文對觀眾們打著招呼,現場演唱了一首肯尼亞歌曲。



緊接著,沙里夫來到南京,副市長徐慧玲緊緊擁抱了她,給她繫上了一條漂亮的紗巾。


這條沙巾成了她的最愛,雖然捨不得戴,但只要有媒體採訪,沙里夫都會披上沙巾照相。



她在南京經歷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住星級酒店,第一次乘電梯,第一次水浴洗澡.......


對於這些,她樂於學習,更是由衷地感嘆:“中國非常漂亮,科技發達,都是因為中國人的勤勞,我也做一個勤勞的人。”


9月,她進入了南京醫科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開始學習中醫,太倉市財政局為她提供了全部費用。


有個記者和她開玩笑:“你以後會不會找個中國男朋友?”


沙里夫羞澀地臉紅了:“現在還不太適應。”


那麼,在中國讀書的沙里夫,會經歷什麼?她會留在中國嗎?



鄭華,是沙里夫為自己起的中國名字,她以此鄭重宣佈,她是“中國女孩”,她是鄭和水手的後人。


她選擇了學習歷史悠久的中醫,她是這樣說的:


“我的先祖曾經拯救了整個村子的人,我也要向他學習,學好治病救人的本領,救治那些沒錢看病的肯尼亞孩子。”


就這樣,沙里夫在南京醫科大學開始了全新的中國生活,每天抱著書本,穿行在校園的石子路上,往返於教室與宿舍,留戀在圖書館的書海裡。



她先是花了整整兩年時間,通過了漢語能力考試,順利進入專業課堂。


景天、山薊、麻黃、柴胡......這些中國人都讀起來困難的中藥名,成了她課本中的常見詞,不但要認識,更要弄懂它們的藥用價值。


她做了許多中醫名詞小卡片,一有空就拿出來看,默讀。即便在周末,別人還在睡懶覺,她已經開始背書。


經過5年的刻苦鑽研,沙里夫不僅精通漢語,熟讀中醫典籍,更是掌握了不少中醫精髓。


她順利拿到了本碩連讀的畢業證,還考上了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更加深入地學習醫學。


這一次,她這次選擇的是婦產科專業,因為目睹了肯尼亞女人生孩子時的危險,她想回去幫助她們。


學習之餘,和母親通電話是她最幸福的時刻,她總是滔滔不絕地向母親講述中國的文化與科技,傳達中國人的友善與熱情。


不知不覺,沙里夫已經完成了在中國的所有學業,成為了一名出色的醫生,她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熟練地為病人把著脈。


“我想用我在中國學到的醫學技能幫助我的肯尼亞同胞,可以和肯尼亞的醫生一起交流學習。”


沙里夫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儘管她對中國有著萬般不舍,但她知道肯尼亞更需要自己。


她要把所學的先進醫學知識帶回去,傳播開,救死扶傷,造福家鄉父老。


於是,她堅定地回到了家鄉,立志成為中國與肯尼亞的友誼使者。



回到肯尼亞後,沙里夫很快成了當地的“神醫”,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她不單單是坐診看病,還時不時來到偏僻落後的村莊,免費幫助那些得了病又無錢醫治的人們。


沙里夫憑藉自己的力量,在肯尼亞傳播著中國文化,在中非友好交往的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綿延流長。


當然,中國政府不會忘記帕泰島,肯尼亞大使館一直在竭盡全力地幫助島上的村民,給他們建設了一些基礎設施,幫助他們打造港口,促進小島的經濟發展。


只要流淌著我們中華的血液,就永遠是中國人,中國,隨時歡迎你們回家!


-END-

作者:ZHL綏萍

編輯:剩草


往期精彩文章推薦:

河南“釘子戶”任金嶺,揚言100億也不拆,專家:他家確實不能拆

17年了,蹬三輪資助300多名孩子讀書的白方禮,墓前總是鮮花錦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