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12日,德國總理施羅德乘坐著飛機到達中國,下飛機的那一刻,他環顧了一下四周,並沒有看到中國的重量級要員前來迎接,這讓他感到十分的失望。

身為德國的總理,歐洲的“老大哥”,一般情況下,他的出訪都會受到各國領導的重視與熱烈歡迎,但他怎麼都沒想到,自己的訪華之旅,竟遭受到了中方的冷落。

更讓他想不到的是,在中方的強烈要求下,他還不得不取消了前往上海的行程,還將對中國的正式訪問降格為了工作訪問,只待了28個小時後便匆匆離去了。

中國一直以“友好好客”的形象展現在國際上,對於國外要員的訪問,一般情況下,中國都會熱情招待,那麼,為何德國總理施羅德的訪華之旅會遭冷落?這其中有何原因?

中德建交

或許有人會猜測施羅德此人品行不端,招致了中國政府的不喜,中國政府這才會對他的訪華之旅冷臉相待。

但其實不是這樣的,說起來,施羅德還是中國的“老朋友”,和中國的關係一直都保持的不錯。

自二戰結束後,德國便被分裂成了兩個國家:民主德國(東德)和聯邦德國(西德)。

中國和民主德國早在1950年時便建立了外交關係,但和聯邦德國的外交關係卻遲遲未曾建立。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與美國的關係僵化;另一方面是聯邦德國與蘇聯、東歐的關係惡化。

直到20世紀70年代左右,中國和聯邦德國才出現了建交的契機。

當時,中美關係開始朝著正常化邁步,中美關係的緩和,讓以美國為首的許多“小弟”都開始效仿,與中國展開了外交活動,聯邦德國便是其中之一。

1971年,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國的合法席位,自這以後,中國便成為了聯合國的“五常”國家之一,有著“一票否決權”等各項權力,而這也意味著中國實力被國際徹底認可,同時,也引來了許多國家的示好。

在這一時期,無論是聯邦德國內的反對黨還是執政黨,都十分支持與中國發展外交關係,希望聯邦德國與中國的關係早日實現正常化。

就這樣,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後不久,施羅德主席也應邀訪華,成了來新中國的首位聯邦德國政治家,這次訪華,施羅德受到了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等人的熱烈歡迎。

在與喬冠華等人談話時,施羅德明確的表示了聯邦德國願意和中國實現關係正常化以及建交的意願,並拿出了一份由聯邦德國起草的“諒解方案”,希望中方儘快將聯邦德國的意向傳遞給共產黨中央,快點舉行談判。

之後,喬冠華將施羅德的意思傳遞給了周總理,引起了周總理的高度重視。

為了儘快與聯邦德國達成建交,促進中德友誼的發展,周總理兩次會見施羅德,到了談判最後,周總理還讓工作人員拿來了青島啤酒,給在場的每位聯邦德國記者送了兩瓶,作為禮物。

施羅德訪華後,1972年10月10日,聯邦德國外長謝爾率代表團來到了北京訪問,併在次日與中方簽署了建交聯合公報,自此,中國和聯邦德國建交。

德國總理訪華遭冷落

1989年前後,東歐劇變,民主德國的民眾受其影響,紛紛選擇逃跑,向著聯邦德國而去,不久後克倫茨上臺並下令將“柏林牆”砸開,自柏林牆被砸開的那一刻,民主德國的居民如潮水般紛紛涌入聯邦德國各地,而德國也由分裂走向了統一。

此前,民主德國屬於蘇聯陣營,但自柏林牆倒塌的那一刻起,蘇聯在德國構建的陣營體系便轟然倒塌,而這也加劇了東歐的劇變,使多個社會主義制度的東歐國家,紛紛宣佈獨立,促使蘇聯解體。

1991年蘇聯解體,蘇聯解體後,美國仍保持著“一超”地位,是歐洲各國的帶頭“大哥”,剛剛經歷內部動蕩,渴望和平發展的德國,自然不會觸美國的霉頭,也成了以美為首的西方陣營中的一員。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期的施羅德,已經成了德國政壇上的風雲人物之一,從1984年——1990年,施羅德一直擔任下薩克森州社民黨主席,之後,施羅德又參與了下薩克森州的總理競選,在1990——1998年3月,三次獲得下薩克森州的“州總理”一職。

1998年,施羅德擊敗執政長達16年的對手科爾,當選為德國新一屆總理,於10月27日就職。

施羅德上任後,一直想找個機會再訪問一下中國,中國地大物博,有著十幾億的人口,還處於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具有極大的潛力,施羅德覺得和中國加強合作關係交好總不是一件錯事。

1999年5月12日,施羅德開啟了上任德國總理以來的第一次訪華之旅,不過,他怎麼都沒想到,身為中國老朋友的他,竟碰了一鼻子灰,遭到了中方的冷落。

當時,施羅德為了完美的訪問中國,還專門組建了一個“經濟代表團”,團中的每個人都是來自德國各界的精英人士。

施羅德本想帶著這群精英去中國轉一圈,看看中國有什麼好投資的項目,卻沒想剛到中國,就遭到了中方的強烈抵制。

於是,施羅德的訪問行程不得不做了大幅縮減,而他組建的“經濟代表團”也沒派上任何的用場。

施羅德的訪華之旅結束後,各國媒體對他的此次訪問展開了鋪天蓋地的報道,其中,德國新聞界更是將施羅德的這次訪問稱作“向中國磕頭”的舉動。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難道施羅德犯了什麼錯誤麽,不然德國新聞界為何會將他的訪問形容成“向中國磕頭”?

施羅德訪華受冷落原因

要想解清這個疑惑,還要從施羅德訪華不久前的一件事說起。

1991年南斯拉夫聯邦解體,在解體中,由於財產利益劃分不均以及宗教信仰問題,導致各共和國的矛盾頻出,一些激進分子更是組建了“科索沃解放軍”,在科索沃地區頻頻點燃戰爭的狼煙,使數十萬百姓飽受戰爭的苦難,流離失所。

而以米洛舍維奇為首的南聯盟,選擇鎮壓科索沃解放軍,與科索沃解放軍頻頻爆發戰爭衝突,南聯盟的舉動引起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滿,美國害怕南聯盟的行為破壞冷戰後重建的世界格局,動搖他的地位,於是便率領著“北約”各國大軍進駐科索沃地區,開始干涉南聯盟的內政問題。

而德國便是北約組織的重要成員之一。

自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介入到科索沃戰爭後,科索沃地區的矛盾便變成了北約和南聯盟的矛盾。

而美國仗著自己武力強、號召力大,便開始無視聯合國憲章內容,不顧國際社會的正義呼聲,公然帶著北約駐軍軍隊,在此地進行狂轟濫炸,使這裡徹底淪為了戰爭的焦土。

彼時,中國駐南聯盟的大使館在貝爾格萊德城市,在這裡工作的中國人,每天都能聽到附近的警報與爆炸聲。

中國駐前南斯拉夫大使館遺址

在這樣危險的戰爭環境中,大使館的每一位成員都沒有退縮。

在大使潘占林的領導下,他們不僅要加強武裝防備,保衛整個使館的安全,還要做好使館文件的保密工作;此外還要積極的與北約及南聯盟開展外交工作,確保南聯盟境內中國公民的人身安全,完成撤僑工作;並及時的更新南聯盟戰局情況,向國內彙報。

隨著戰爭時間的拉長,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與國內通訊聯絡的業務量猛增,比平時的通訊聯絡量還要多10倍,為了及時的處理問題,聯絡處的每位同志都處於超負荷的工作狀態中,經常徹夜不眠。

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見南聯盟始終不屈服,又下狠招,開始加大了空襲範圍,攻擊民用設施,使南聯盟的平民遭殃,令無辜的民眾慘遭殺戮。

按理說,在進行軍事行動時,一般都會避開民用設施攻擊,但美國卻反行其道,可見美國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真可謂喪心病狂。

此外,按照國際法的慣例看,各國的大使館都理應受保護,不被戰火所侵擾,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卻偏不走尋常路,對中國的大使館發動了攻擊!

1999年5月7日貝爾格萊德時間晚11點45分(北京時間5月8日5點45分)。

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上空驚現了五枚導彈,還沒等裡面的工作人員反映過來,只聽“轟隆——”幾聲巨響,大使館便被炸成了廢墟,只留下了一個殘破的框架。

其中,新華社記者邵雲環、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朱穎夫婦當場犧牲,除了他們外,還有20多名同志受了不同程度的傷。

硝煙散去,大使潘占林從廢墟的夾縫中掙扎著爬了出來,他看著眼前的滿目瘡痍大使館,悲切不已。

幾秒後,緩過神的潘占林不顧自身傷勢,忙衝到館舍前大喊:“同志們,要鎮靜!”

說完,潘占林便組織起了救援以及搶救國家重要文件的工作,在潘占林的指揮下,救援及搶救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也減少了人員的進一步傷亡、國家財產的進一步損失。

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後,駐扎在貝爾格萊德的各國媒體記者紛紛蹲守在大使館附近進行跟蹤報道,引起了國際上的軒然大波。

要知道,大使館可是一國主權的象徵,在戰爭中,大使館是受保護的存在,無論是哪方軍隊,都不該對大使館出手,北約緣何要炸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

事發半小時後,北約舉辦了新聞發佈會,在新聞發佈會上,北約發言人極力迴避這個問題,似乎想要中國吃個啞巴虧。

5月9日,北約“大哥”美國發聲:

其中,美國國防部部長科恩與情報局局長特尼特聯合發表聲明,稱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是錯誤的行動,他們本來要轟炸打擊的目標是南聯盟物資供應局。

美國的說法明顯是在為此事找藉口,不能令人完全信服,為此,中方直接拒絕了美國政府所做的官方道歉。

想要和中國搞好關係的德國,不想因北約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的事情與中國交惡,5月12日,施羅德按照之前定好的行程前去中國訪問,此行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中德經濟、政治、文化多方面合作一事而來;二是為了給北約炸中國大使館一事道歉。

由於施羅德訪問的時期敏感,正處於北約轟炸我國駐南聯盟使館後的幾天,他的此次訪問並沒受到我國的歡迎,反而遭到了我國的冷落。

面對我國的冷落,施羅德雖覺得面子上過不去,但為了不和中方交惡,在和中方總理會面時,還是選擇了無條件道歉,並向受害者家屬表示歉意與慰問。

施羅德的態度與美國高高在上的態度完全不同,美國只是冠冕堂皇的找了個藉口,發了個聲明便無視了此事。

施羅德能在這個敏感時期訪華,並拉下麵子道歉,足以見他的真誠,中方最終接受了施羅德的道歉,並邀請施羅德擇期重新訪問中國。

同年11月2日,施羅德重新訪問中國,他的這次訪華不再受冷落,也不再是工作訪問,而是對中國的正式訪問,訪華期間,施羅德與中國多名政治要員相談甚歡,並簽訂了一份與中方合資建造化工設施的合同,涉及金額約59億馬克。

之後的幾年,中德貿易愈發頻繁,兩國之間也成了發展經濟的好伙伴,實現了互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