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清明節,中國駐埃及大使館都要去埃及武裝部陵園祭拜一個中國人,他的名字叫張寶玉,原是我國的航空技術專家。

張寶玉長眠在埃及烈士陵園,是中國和埃及雙方的共同決定,張寶玉犧牲在埃及首都開羅,按照中國“青山處處埋忠骨”的傳統,他理應葬在埃及。

想當年,1981年9月時,張寶玉同志奉命去埃及進行軍事技術合作,埃及總統薩達特非常重視這位專家,專門邀請他參加次月埃及閱兵,並讓他坐在主席台。

沒想到1981年10月6日,埃及爆發了震驚世界的刺殺事件,埃及士兵在閱兵式上圍攻主席台,總統薩達特等7人被刺客射殺,而且全程都被電視直播。

當時全世界都知道薩達特可能會被刺殺,但誰都沒想到是以這樣的方式,就連在主席台就坐的張寶玉也不幸遇難。

遙想薩達特上臺後,先因為第四次中東戰爭成為民族英雄,後因為對以色列和解成為民族叛徒。

極端民族主義者早就放出話來要除掉他,薩達特本人也幾次死裡逃生,但最終還是沒躲過死神。

那麼,薩達特是個怎樣的人?他在總統之位上有什麼作為?為什麼阿拉伯極端民族主義者非要除之而後快呢?

一、薩達特,納賽爾的忠誠副手

薩達特於1918年出生在埃及北方的米努夫,軍人家庭出身,父親是軍醫,母親是來自南方蘇丹的黑人。

薩達特家裡人丁興旺,父母生下了足足13個孩子,但哪怕父親有工資拿,養育這一家人依然是個難題,薩達特一家常年為了吃飯而發愁。

小時候的薩達特印象最深的就是貧窮,家裡什麼都缺,一顆糖都要掰成幾瓣來分,但是薩達特的父親依然堅持讓男孩子去上學。

天資聰慧的薩達特也不負眾望,從小就成績優秀,最後居然考上了開羅軍事學院。

薩達特去開羅時正是20世紀30年代,非洲大陸的各種政治思想非常活躍,他在軍校里接觸到了大量革命思想。

當時,埃及的有識之士們既反對英國殖民者,又反對腐朽的法魯克王朝統治,他們追求建立一個自由的、伊斯蘭教文明的世俗共和國。

薩達特不僅學習革命思想,還積极參与革命運動,在大學期間多次被政府逮捕,以“顛覆活動”的罪名被起訴。

但是每次從監獄里出來,薩達特依然不改本色,後來甚至和一些思想進步的軍官結為生死兄弟。

那個年代的埃及軍隊里有不少軍官謀求革命,其中以第一次中東戰爭的英雄人物納賽爾將軍最為著名。

納賽爾後來創立了“自由軍官組織”,薩達特在30年代末也是該組織的建立者之一,因而深受納賽爾的信任。

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後,因為埃及恥辱性的失敗,全埃及人都對法魯克王朝非常不滿。法魯克一世一味對英國卑躬屈膝,甚至讓英國在本土駐軍,更讓埃及軍人視為奇恥大辱。

在民族主義的推動下,1952年7月底,納賽爾帶領“自由軍官組織”發起了“七月革命”。

革命軍兵不血刃地控制了法魯克政府的高層,並占領國內的廣播電臺、電話局、機場、軍營,隨後納賽爾勒令法魯克國王退位,傳位給自己的兒子。

這場政變對整個阿拉伯世界影響巨大,若干年之後,隔壁的利比亞有個叫卡扎菲的年輕人模仿納賽爾發起政變,兩次政變的過程幾乎一模一樣。

為了穩定國家,納賽爾暫時沒有滅掉法魯克王朝,只是把國家權力拿到了“革命委員會”手裡。

此時的薩達特就是革命委員會的成員,他在此次革命之前還很忐忑,但是納賽爾以堅定的意志發起了革命,這讓薩達特佩服得五體投地。

1953年,納賽爾代表“革命委員會”宣佈國王退位,埃及成為共和國政體,自由軍官組織的最高軍銜成員,埃及武裝部隊司令納吉布將軍成為總統,兼任三軍司令。

但是納吉布本人立場不堅定,對王族和殖民者眉來眼去,隨即就被自由軍官組織廢除。

此後,聲望和軍心所向的革命派中堅納賽爾擔任了總統,薩達特則留在納賽爾身邊輔佐他,並於60年代短暫擔任副總統。

納賽爾時期埃及也迎來了十幾年的黃金年代,在第二次中東戰爭里,納賽爾還帶領埃及軍隊趕走了英法列強,讓納賽爾本人的地位大大提升。

此外,他還通過蘇聯的幫助發展了重工業,讓埃及成為阿拉伯世界的龍頭國家。

在富國強兵之後,納賽爾和敘利亞、約旦、伊拉克等國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消滅以色列。

二、輓回埃及尊嚴,薩達特棄蘇投美

60年代初埃及、敘利亞、約旦等國的兵力超過以色列,納賽爾等領袖天天喊著“把猶太人趕下海”,以色列有亡國的危險。

但在1967年6月,以色列用一場先發制人的戰爭徹底摧垮了阿拉伯人的希望。

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不宣而戰,空軍密集空襲阿拉伯國家的空軍,然後用裝甲部隊突襲埃及的西奈半島,以及敘利亞的戈蘭高地。

以色列人在第一波空襲里幾乎摧毀了埃及、約旦、敘利亞的空軍,埃及全軍220多架飛機,在空襲里損失190多架,而且國內的6個軍用機場全部被毀,僅存的飛機也無法起降。

這次突襲被譽為人類現代戰爭的教科書,以色列情報組織“摩薩德”掌握了埃及軍方的一切細節,算出早上7點到9點的空襲空檔,短短幾個小時就摧毀了納賽爾花10年時間打造的空軍。

6月12日,以色列大獲全勝,攻占西奈半島、戈蘭高地、約旦河西岸,開拓疆土50萬平方公里,阿拉伯世界看到大勢已去,宣佈接受停火調停。

這場失敗摧垮了納賽爾,他本人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大受影響,納賽爾從此失去了自信,並被疾病折磨著。

1970年,納賽爾因心臟病去世,副總統薩達特在悲痛之中接過了埃及的最高權力。

然而,薩達特面對的是一個滿目瘡痍的國家,國土被占,軍隊渙散,民間極端主義橫行,西方陣營和東方陣營都輕視他們。

美國認為阿拉伯人不會打仗,沒有現代化軍事思維。蘇聯人則認為阿拉伯人懦弱,沒有戰鬥意志,所以屢戰屢敗。

為了重振埃及,薩達特在上臺之後,的確以收復失地為最高目的,他宣佈:

“只要西奈半島還沒有回歸埃及,埃及將戰鬥到最後一人。”

薩達特一開始向以前一樣,向蘇聯尋求幫助。當時的蘇聯是埃及最大的援助來源,尤其是軍事方面,埃及軍隊基本就是中東版的蘇軍。

但是哪怕埃及國內的呼聲再大,薩達特的請求再誠懇,蘇聯人都不為所動。

原因很簡單,當時已經不是赫魯曉夫同志的時代,而是勃列日涅夫的天下。

勃列日涅夫是出了名的強勢,他不像赫魯曉夫那樣只想顯示“大哥風範”,而是要實打實的利益。

第三次中東戰爭打完,納賽爾紅著臉去找勃列日涅夫要軍火,結果“蘇勛宗”卻提出了條件,要在埃及駐軍。納賽爾心裡100個不同意,但是眼下火燒眉毛,也就答應了蘇聯的要求。

1970年納賽爾去世,薩達特上臺,他心裡對蘇聯的駐軍極其不滿,但也只能硬著頭皮接受。

接著他向“蘇勛總”要支援,但是蘇聯卻開出不少條件,要埃及軍隊深入和蘇軍合作,基本就是讓蘇聯控制埃及軍隊,從訓練到戰爭指揮,無所不包。

此舉激怒了薩達特,他對蘇聯徹底失望了。

薩達特本身就是親西方主義者,對蘇聯早就不滿已久。在和蘇聯不和後,他積極改革經濟制度,開放市場,曾引起蘇聯的警告。

薩達特接著頻繁向美國示好,最終讓美國總統尼克鬆於1971年訪問開羅,埃美關係破冰之後,美國和埃及於1972年復交。

1972年夏天,薩達特堅決趕走了蘇聯在埃及的2萬多“軍事顧問”,震驚了社會主義陣營。

蘇聯在埃及經營20年,眼看要竹籃打水一場空,“蘇勛宗”害怕徹底失去埃及這個盟友,於1973年2月表示願意增加軍售,幫助埃及訓練軍隊。

靠著蘇聯支援,埃及最終在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里重創了以色列,薩達特為埃及輓回了尊嚴。

這次戰爭也成為以色列離亡國最近的一次戰爭,要不是美國緊急口對口支援,以色列可能會被滅亡。

在這場“贖罪日戰爭”里,埃及軍隊幾乎收復西奈半島,但卻先勝後敗,差點被以色列反推。

最後在美蘇的調停下,埃及、敘利亞和以色列停戰,以色列吐出了吃掉的西奈半島和部分戈蘭高地,雙方回到了第三次中東戰爭之前的狀態。

鑒於薩達特帶領埃及奪回了西奈半島,他本人被埃及人民視為英雄,一時間埃及人人稱頌薩達特,地位直逼納賽爾。

“贖罪日戰爭”曾被國際上認為是“最後一次中東戰爭”,因為此戰之後阿拉伯人和猶太人都明白再打下去誰都沒有好處,雙方開始尋求緩和。

而薩達特心裡也有了想法,他認為埃及的國力遠遠不是以色列的對手。更何況以色列背後還有美國,哪怕是蘇聯,都難以戰勝這個超級強國。

薩達特兩相權衡,最終在“贖罪日戰爭”結束後帶著埃及徹底倒向美國,和蘇聯正式交惡。

1975年,薩達特訪問美國,簽署《埃美友好協議》,為埃及帶來每年10億美金的投資。

之後兩年,他廢除《埃蘇友好合作條約》,關閉一切和蘇聯有關的設施,並高調宣佈不再償還蘇聯幾十年來的借款,總價值數十億美金。

勃列日涅夫同志氣得牙癢癢,但是對埃及也沒什麼辦法。

三、阿拉伯眼中的叛徒,但也是埃及的英雄

和美國和好,其實是薩達特結束“對以戰爭”的第一步,隨後他通過美國牽線搭橋,聯繫上了以色列政府,表達了善意。

1977年,薩達特訪問了耶路撒冷,他在這次行動之前並沒有通告其他阿拉伯國家,導致消息傳出後整個阿拉伯世界一片震怒,多國政府警告他不要“踩紅線”,但是薩達特毫不在乎。

要知道,在4次中東戰爭中,埃及幾乎都是阿拉伯世界的領袖,埃及帶著阿拉伯各國圍攻以色列,也承受著中東戰爭最沉重的打擊。

因此,當薩達特訪問耶路撒冷,和以色列恢復接觸時,就已經直接宣告著薩達特和埃及在阿拉伯人心目中的“社會性死亡”。

1979年,薩達特和以色列總理貝京在美國總統卡特的撮合下,於美國華盛頓的“戴維營”簽訂和平協議。

此後,埃及成為阿拉伯世界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獨立的國家,兩國從1948年起持續30年的戰爭狀態宣告結束。

在現在來看,“戴維營協議”對中東的和平有劃時代的意義,但是在當時,阿拉伯國家群情激奮,怒斥埃及政府和薩達特是叛徒。

薩達特此舉埋葬了自50年代起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領袖地位,至於他本人,更是數十個阿拉伯民間極端組織列入刺殺名單。

70年代初,薩達特剛剛展現出對以色列和好的態度時,一些極端民族主義者就對他進行過刺殺,埃及國內和海外的刺客進行的失敗刺殺不下5次。

70年代末,連薩達特自己都自嘲:“我失去了阿拉伯兄弟的支持,他們恨我甚於恨猶太人。”

1981年10月6日,埃及首都進行“十月戰爭”八周年紀念日閱兵,“十月戰爭”就是“第四次中東戰爭”,也即“贖罪日戰爭”,因為此戰收復失地,埃及一直將這場戰爭當做自己的勝利。

在當天,薩達特於閱兵前發表了演講,紀念了犧牲的將士,並展望了埃及的美好未來。

演講結束後,他帶著內閣、嘉賓坐在第一排觀看閱兵。

結果閱兵進行沒多久,一輛汽車突然在閱兵主席台前停下,在場的人都以為是車輛故障,沒想到車上跳下來4個士兵,向主席台丟擲手榴彈,並用衝鋒槍射擊。

開槍的人是埃及極端組織“贖罪的遷徙”成員,裡面有埃及特種部隊的神槍手“穆罕默德.阿巴斯”,此人連續多年獲得埃及軍隊射擊大賽的官軍,槍法如神。

在第一波射擊里,薩達特身中5彈,脖子和肺部中槍,幾乎當場死亡。彌留之際,他對著身邊的親信感慨了一句:“不可思議”。

除了薩達特外,埃及的國防部參謀長、總統秘書等7人也身中多槍而死,中國剛剛前往埃及訪問的航空專家張寶玉也不幸遇難。

刺客打完子彈後,埃及軍隊緊急入場逮捕犯人,4名刺客一人被打死,3人被活捉。

而在薩達特死後,他的副手穆巴拉克繼任了總統的位置,此後他統治埃及30年。

薩達特的死訊在當天傳遍阿拉伯世界,阿拉伯各國人民彈冠相慶,都稱薩達特罪有應得,阿拉伯世界沒有任何國家的政府向埃及表示哀悼,只有埃及人為薩達特而惋惜。

薩達特被安葬在埃及無名英雄紀念碑旁邊,位置就在他遇刺的地方不遠處,他的墓碑是金字塔的形狀,代表著埃及人對他的尊敬。

對於阿拉伯人來說,薩達特毫無疑問是個叛徒,他率先和以色列言和,等於拋棄了無家可歸的巴勒斯坦人,也讓阿拉伯世界陷入分裂,長期群龍無首。

但是對於埃及人來說,薩達特是個優秀的政治家,他為埃及帶來了和平,丟掉了沉重的戰爭負擔,讓埃及得以高速發展。

哪怕在現代的阿拉伯世界,薩達特都是個備受爭議的人,“一個政治家,而不是領袖”,這是後人給他的評價。

和納賽爾相比,薩達特在個人魅力,民族主義精神上確實略遜一籌。

但他靈活、務實的作風,間接改變了世界的歷史,為中東帶來了和平,從和平的貢獻和歷史的角度來看,薩達特的功績是不遜於納賽爾的。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

1、《薩達特總統遇刺目擊記》,劉春

2、《埃及薩達特時期政治轉型研究》,張慶超